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高级研修班招生专用网

报名电话:0755-26537571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高级研修班招生专用网

联系我们

  •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
  • 报名电话:0755-26537571
  • 研修班招生办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理楼C座1301室

我对孩子这么好,为什么Ta还总是不高兴? | 亲子关系中的隐形伤害—情感忽视


来源公众号:小青老师与学生

作者:区汶琦


去年夏天热播的《以家人之名》引起了广大网友对原生家庭的热烈讨论。


剧中齐明月的妈妈望女成凤,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她的生活,规划未来的一切,甚至细致到穿着和交友。


高中的时候妈妈嫌弃她永远只能考到第二名、嫌弃她没有主见,嫌弃她的穿着品味。


大学毕业后贬低她喜欢的记者工作不稳定,铁定了心让她考公务员,就连她的情感生活也要安排和干涉……


尽管齐明月在别人眼里很优秀,但在母亲眼里她始终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最终,妈妈的“无私付出”换来的只有齐明月堵上前程的反抗和她摆脱母亲离家去北京深造的决定。


心理学家约翰·贝曼曾说:“孩子只是听到了父母过高的期望,感受不到你的爱,虽然你以为你爱,可是他已经绝了望。一个绝了望的孩子又会怎样呢?”


这场情感爆发撕开了齐明月最后的伪装,她用行动告诉母亲:


"你们是为我好,但却不知道我真正想要什么。"


01


你对孩子的好,是ta需要的吗?


曾在微博关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话题上看到这样的一些留言:


你是我生的,你得听我的话。


你看看人家成绩多好,再看看自己…


我付出了这么多,还不够在乎你吗?


我那是否定你吗?是为你好,关心你。


这些场景似乎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中国家庭中。


言语中强势和轻视的背后,藏着父母对孩子的期待,父母期望孩子能拥有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听话懂事、成绩优异。


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的预设,我们努力给他们提供好的条件,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让他们离成功越来越近。


父母爱着孩子,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吃穿和学习上,却对孩子情感需求的置若罔闻。有时看似无意的一句回应,都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创伤。


对于子女而言,和父母的隔阂在于:我的情绪你不关心,我的需求你敷衍。而对于父母来说:该做的我都做到了,你还想要什么。


那些被“无私”的爱包裹着的孩子,压抑着自己的感受,努力变得听话或者尝试默默反抗。虽然吃饱穿暖,但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注定没办法在家庭中长期感到由衷地高兴。


孩子心里清楚,有时候父母确实对他们很好,但是这份好也隐藏着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忽视。


也恰恰是这些看似无伤大雅的责备或者忽视,才可能自小开始就在孩子心中留下印迹,以至于变成一生的心结。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童年情感忽视”这件事。


02


童年情感忽视是什么?


童年期情感忽视(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是指一种由于父母没能提供给孩子本应该给予的情感支持所造成的情形(Webb, 2012)。面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家长是不回应、不可及和/或遗漏的。


“不回应”


家长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或者流露出的情感通常会转移话题逃避或者批评:


“你想这么多干什么“


“你太脆弱了”


“你还不够努力” ……


“不可及”


家长没有闲暇去理会孩子的情感需求,或是长期处于不在场的状态。


-照顾弟弟妹妹已经够累了,还要怎么去关心ta?


-我太忙了,没空陪孩子,有足够物质条件支撑长大就不错了。


“遗漏”


家长可能会关注到孩子生理和物质上显性的需求,但不会关心孩子今天的心情如何、感情和人际方面的感受,很少给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


孩子期待父母的反馈和支撑,但他们所发出的所有信号、喜怒哀乐和行动都如石沉大海,了无踪影。


在一个人应该探索成长的年纪,他们逐渐建立的自我、自信和对情感的认识一点一点受影响,他们没有伤痕,只是心里总充斥着落寞。


他们学会了隐藏自己,以至于很难从外在表现去判断ta是否经受过情感忽视。


有的人表面上潇洒独立,实际上内心早已活成一座孤岛,却不自知。


03


那些被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怎么样了?


在孩子最初的生长环境里,他们分不清是非对错,只能靠父母的回应来判断。父母给予孩子安全感,让他们相信自己是被看见的,被爱着的。一旦父母对孩子冷漠、愤怒,孩子就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害怕自己不再被爱,甚至想为什么我不值得被爱。


心理家唐纳德·温尼科特(D. W. Winnicott)说过的:“抚养一个孩子成长为情感健康、可与他人形成健康连接的成人,需要父母给予一定量的情感互动、共情和持续的关注作为燃料。


而缺失这种必要的情感连接,孩子也许还会成功,但会感觉自己内心空虚,像缺失了什么必要的东西,他们苦恼而挣扎,却没人看得到。”


那些日积月累的忽视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这些变化:


1.自我价值感低


如果父母总是缺乏及时给予成长中的孩子反馈、肯定和鼓励,就会让他们长期感到失落、悲伤甚至自卑。他们往往对自己产生不切实际的评价,十分在乎父母和他人的看法。


来自以色列的研究者在经过203名志愿者两次调查后发现,遭受情感忽视,可能会导致一个人过度自我批评,同时自我效能感低(不够自信),遭受挫折后无法迅速平复情绪(Soffer, et al,2008)。


2.不清楚自己的需要,也不愿意跟别人提需求


孩子情感没有得到父母的重视,久而久之就会认为自己的情绪和需求不重要,也不该存在。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正视自己的情绪,习惯接受这种没有回应的漠然,也不会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


面对选择,他们总是抱着“随便”“无所谓”的态度,不再相信别人会回应自己的需求,从而产生习得性无助的表现。


3.社交受阻,难以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


这些情感被忽视的孩子不善于表达的同时,也很难识别和安抚别人的情绪,对方也会因为他们的不理解和不信任而远离他们。


他们害怕承诺,不敢和人亲近,很多时候他们感觉不到情感流动,即便面对自己亲密的伴侣也会产生很多不确定感。


德国的一项问卷分析研究也发现,相比起身体虐待、生理需要忽视和性虐待,情感上的虐待和忽视在各项维度上的得分明显更高,也就是说经受情感虐待或忽视的个体更可能对人际关系敏感,产生社交焦虑障碍,甚至出现心理问题(Iffland et al,2012)。


4、 无法摆脱的空虚感


即便是得到了渴望的事物后,这些孩子仍有莫名的空虚感,他们对金钱、情感和工作失去兴趣,觉得自己心里总是空空的,情感麻木,甚至会怀疑自己活着的意义,找不到继续生活的动力。


5、自控力弱,出现危险行为


处在童年情感忽视下的孩子找不到正确宣泄和表达的方法,自我控制的能力减弱,部分人会转向成瘾行为中寻求快感和慰籍,如酗酒、进食障碍和药物成瘾等。还有部分青少年更容易寻求高风险的性行为,或出现反社会行为(Angela et al.,2020)。


谁能想到,在大人眼里孩子吃饱穿暖的人生应该是无忧无虑的,但是很多时候,一些孩子们的内心却忧郁而悲伤。


04


终结恶性循环,身为父母,我们该做些什么?


情感忽视并不是无中生有, 它具有代际传递的性质。


忽视孩子情感的父母,多数也曾遭受过童年情感忽视。


他们依照着父母的行为模式,让孩子接受自己熟悉的童年经历,理解自己经历的痛苦,重蹈覆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来避免对孩子造成情感忽视?


Dr.Webb在《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提到:“要给孩子你没有的东西,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你自己拥有所缺失的东西。只有这样你的孩子才能受益”。


01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识别和接受自己的情绪,察觉到负面情绪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绪?上次有这种感觉是什么场景?在宣泄情绪之前考虑自己是否适合采取这种行动。


在责备孩子之前,先整理自己的情绪,想清楚到底孩子是真的做错了,还是自己正身处在不良的情绪困境中。


02 用充满爱的话语填满自己和孩子的内心


认真对待自己的感受,多鼓励自己。同时注意孩子的感受,给予他们表达内心的机会,充分信任和尊重孩子的决定,而不是假装民主地替孩子做出所有“为你好”的选择。


多说“你可以的”“没关系”“我支持你”之类的话语,能让孩子拥有更强大的力量。


03 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建立情感联结


及时察觉孩子表现出微妙的情感变化,和孩子建立一种情感上的互通。


她不开心的时候,问问她是否还好;


孩子愤怒时,耐心倾听他的感受;


难过的时候,轻抚他的背,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


孩子会从细节了解到父母在努力体会自己的情感,接收到父母爱的信号,并将这些行为内化到自己的行为上,学会安慰自己,温暖别人。


04 平等沟通,及时反馈


视孩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放下父母高高在上的架子,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给他们及时有效的反馈。


为人父母,对孩子的付出再多,也不一定能换来孩子的欢喜。


只有当我们学会关心自己,理解自己,重视自己的情感世界时,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孩子的感觉,真正地重视和爱惜他们。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可以忙碌,可以为生活努力打拼,但至少能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多一点耐心,回应永远比无视更有效。


当你迈出改变这一步,你会变成全新的你,全新的父母,你的孩子也会重新被“看见”。


Reference:


Webb,J.(2012).RunningonEmpty:Overcome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New York, NY:Morgan James Publishing.


Angela Diaz,Viswanathan Shankar,Anne Nucci-SackaLourdes OrianaLinares,Anthony Salandy,Howard D.Strickler,Robert D.Burk,Nicolas F.Schlecht.(2020)Effect of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on risk behaviors in inner-city minority female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Child Abuse & Neglect.101, 104347.


Iffland, B., Sansen, L.M., Catani, C., Neuner, F. (2012). Emotional but not physical maltreatment is independently related to psychopathology in subjects with various degrees of social anxiety: a web-based internet survey. BMC Psychiatry, 12(1), 49.


Soffer, N., Gilboa-Schechtman, E., & Shahar, G. (2008). The relationship of childhood emotional abuse and neglect to depressive vulnerability and low self-effica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gnitive Therapy, 1, 151-162.


【美】乔尼丝·韦布(Jonice Webb),克里斯蒂娜·穆塞洛 著,王诗溢,李沁芸 译,2018-09,《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来源公众号:小青老师与学生

作者:区汶琦

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