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找到我,说她的孩子最近非常焦虑。为了解决孩子的焦虑,这位妈妈日复一日地对孩子进行规劝,结果孩子反而心态更崩溃了。她不明白为何是这样,于是想找心理咨询师帮忙解决问题。
这位妈妈告诉我她是如何规劝孩子的,在她的一番形容之后,我终于理解了孩子的崩溃,也对她们亲子关系中的对话进行了总结。
我对这位妈妈说:“你说得都是对的,可他就是不想听你的”。
这位妈妈频频点头,说就是这样的。
这位妈妈似乎懂得很多道理,可她的道理不仅在孩子身上无用,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啊,在亲密关系中,“你说得都对,可他就是不想听你的”这类场景是非常常见的。
比如:
一个孩子向家长说最近学习怎么也学不会,家长却说那就好好学啊。
一个女孩对朋友说她的男朋友出轨了,朋友却说赶紧离开那个渣男。
一个男孩说他心情不好,而同学却告诉他说你要想开点,没什么大不了的。
一位女士向老公讲述自己在工作上的烦心事,丈夫却对她说你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换个工作。
正在困扰中的人,向他身边最亲近的人吐露自己的困境,这些困境有可能是事情层面的,有可能是情绪层面的。而他们最亲最近的人,会开始想各种办法进行劝解。
这是人际交往中,再自然不过的现象。
然而对于那个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他不仅没能从亲朋好友的好心建议中获得解脱,反而心里更堵了。因为没有一个人在真正理解他,亲朋好友全在帮助他解决问题,想把他的困扰快点赶走。
“大道理一个接一个,而我却感觉自己越来越糟,是啊,你们说的都对,可是我做不到,也并不想听。”这是被劝解者的内心感受。
01
我需要的不是劝解,
而是理解
人有时候是非常孤独的,尤其是当你最亲最近的人都无法理解你的时候。
当你想要一份理解的时候,他们给的却是劝解。
你难过,他会说你有什么可难过的。
你悲伤,他会说生活其实很美好。
你害怕,他告诉你要勇敢点。
他们说错了吗?没错。
但你们之间,却在不知不觉中错开。你的感受,被所谓“正确的道理”无情推开。
更令人揪心的是,他人的劝解会让你觉得你不该难过,如果你的情绪没有在他们的劝解中迅速走向积极,那就是你太过矫情,太脆弱,又或者想太多。
想获得理解,真的好难啊!
有时候,我和老公就会发生这样的冲突:我向他诉说我正在感受到的情绪,他却给我讲一堆道理,然后我们俩就会因此吵架。
我会告诉他说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难道就不知道吗?我想要的是被理解啊!而他并不想去理解我,他只想把我的情绪赶快赶跑,以免侵扰他的心情。
在这个世界上,“获得理解”真是非常奢侈的一种体验。
并不是谁,都能去理解你。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不是你,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你的情绪,对方并没有能力和心力去容纳。
02
你说得都对,
可我就是不想听
“我苦口婆心的规劝,他为啥就是不听呢?”
这是劝解者常常会遇到的困扰。
其实,当你说的都对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你想要的只是快速解决问题,但没有人希望自己被当成问题解决。
当你说的都对的时候,追求的是正确,而非关注个人感受。
“我就是不想听”实际上就是他人与你进行的对抗。
举个例子:
两位男士争论不休,A先生对B先生说:“你啊,做事情就是没个长性,你当初做的那个工作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离职呢?你要做什么,就坚持下来,不能工作总是跳来跳去的吧”。
B先生说:“你以为你做的就很好吗?我看你做的也不怎么样,你们这个行业就应该怎样怎样......”。
此时的B先生,不仅是不想听A先生讲话了,他也开始贬损A先生,他们来回争论了几个回合,都想赢过对方,结果却都输得一败涂地。
当情感没有产生连接的时候,道理是不起作用的。你只想赢过对方,站得比对方更高一些,也会被对方打得灰头土脸。
讲道理,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
当你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去劝解他人时,对方如果不按你想的来,就仿佛是他错了,感觉自己错了,这是一种令人难受的体验,没有人喜欢自己是错的,他本能的反应就是抵抗,不听你的,不承认你是对的,甚至还会攻击你。
当你讲得天花乱坠,而对方就是不予采纳时,你的自恋也会受到戳伤。
这个时候,你才真正的和对方站在同一水平面上。
就像在争论不休的AB先生,假如他们不把彼此当朋友,很可能会在表面称赞对方说的有道理,内心却是100个否定。也正是因为他们是朋友,B先生开始贬损A先生,将他从高处拉下来。
互相刺痛,过的就是一个嘴瘾。
回到各自的生活里,他们都不会因为对方的话而改变自己,他们依然会按照自己的思想和认知继续生活。
03
如何说,对方才会听?
在人际沟通中,我们很容易进入指导者的状态,对他人的人生进行评头论足,似乎我们比对方更知道他的人生到底该如何去活。于是,我们会对他人该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处理感情大放厥词。
正是这样的论调,你说出来的话,对方更不愿意去听。因为对方从你的滔滔不绝中听到的是否定、指责、以及你对他的状态的不可接受。
你倒是说爽快了,对方听得却十分痛苦。
你可能会问“如何说,对方才会听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本能的反应就是抵触。想要别人听你的,这何尝不是一种控制欲呢?
在一个人陷入负面情绪中时,他需要的往往不是道理,而是能够获得理解和倾听。
劝解者,很容易侵占他人的位置,因此成为对话中的主角。想让他人把你的话放到心里去,这本身就是一种妄念。
如果你真的在意那个焦虑的、抑郁的、悲伤的亲人,不要试图让他听你的,而是让他有机会多去诉说。
看,我也在讲道理了。
你内心会不会正在奋力去抵触呢?
我猜你的内心可能会产生这样的OS:
“我凭什么要听你说?”
“你说的就对吗?”
“你也太自恋了吧!”
“我就是想按自己的方式来!”
......
“你说的都对,可我还是想按自己的来。”这是自我,在寻找出路。
如果用别人的思想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人生,那我们的“自己”又在哪里呢?
不被别人规劝,想要活出自我的主张,是每个人的生命动力来源。
你说的都对,你可以走你认为的道路,而我的人生,我想自我做主,如此,才不枉此生。没有人希望自己一生只做一个听话的人,但我们一定会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活出自我的人。
前路漫漫,你可以跌倒,可以迷茫,可以焦虑,那也没关系。每一次的体验,都在构成宝贵的“你”的人生经历,那便是“自我”最鲜活的模样。
愿你焦虑时,有人能允许你焦虑。
愿你快乐时,有人能懂得你的快乐。
如若不能,愿你可以陪伴自己,倾听自我与情绪的声音。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