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孩子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中,你会不会有困惑?比如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可是你说的话孩子听不进去,而且你越多说TA越不听。特别是陪孩子学习的时候,如果他总是磨蹭、马虎、走神,你应该如何批评TA才有效?当孩子出现好行为,他特别的集中注意力、守时、认真,又该如何夸奖这些好行为以使其稳固下来,形成习惯呢?其实我们最怕的就是骂孩子没骂到位,夸孩子夸错了方向,导致我们的教养行为无效。
那到底怎么批评和夸奖孩子,才能够去塑造孩子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去爱上学习呢?上次听了田宏杰老师的课程,收获很大,跟大家分享下。
01
无效的批评:打、骂、吼、指责
在孩子刚出生的一刻,我们都下定决心绝不打骂、吼叫、指责孩子,可是随着TA年龄长大,当我们看到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做出一些不良行为时,我们都会忍不住发火,忍不住批评孩子。
我有一个来访者,因为孩子做作业时总磨蹭来咨询我,她说孩子每天回来做作业,一会要喝水,一会要吃水果,一会去玩他的玩具。催他去学习,孩子说等一会,可是等一会开始坐下来写作业时,又是要喝水、要上厕所,铅笔不行,橡皮不行,一堆的事儿就是不进入学习的正题。刚开始她还能忍住不发火,给孩子讲道理,发现没用过后就开始打骂吼、指责、唠叨孩子,可是还管用,甚至去贿赂孩子也不管用。那怎么办呢?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在墙上贴了一张纸,纸上写着:别磨蹭,别马虎,别走神!好让孩子能够提高效率,可是她发现贴完以后,孩子变得更磨蹭了,这妈妈很困惑,为什么墙上都贴上纸了,孩子还总这样呢?
大家发现没,“别磨蹭,别马虎,别走神”这三句话里有个共同的字“别”。实际上呢,我们人类的大脑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它具有很多功能,但是它有一项缺陷,就是听不懂这个“别”字,听不懂“不”字。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游戏来验证下,比如我说大家闭上眼睛10秒,这个时间大家一定不要想田老师,不要想我的声音,我的长相,我的一切。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了什么?你会发现,越提醒你不要想的东西,你反而越去想。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我们人类的大脑的神经元它有两个功能,这两个功能是一对兄弟,一个是兴奋,一个是抑制。当我说别讲田老师的时候,那田老师在你的头脑中兴奋起来,在你的大脑神经元上活跃起来,然后你要做到别想你得用那个意志的力量去把它压抑下去,这个很难!可以说,哪怕我们成人也很难做到,更别说孩子了。因为这个抑制的功能是我们大脑额叶的功能,额叶就是我们额头里额头底下的那部分大脑皮层,它主要负责意志、思维。所以呢你要做到“别”想,你的大脑额叶发展要完善。而孩子在整个童年期都没有发展好,在0到14岁之间,他的额叶都还在发展过程之中,这就是说孩子的大脑神经的抑制功能不行。所以让孩子执行否定性的指令时,孩子是听不懂,做不到的。这就解释了前面那位妈妈的做法为什么无效的第一个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会更吓人,因为它不只是没用。试想一下,当你对他说这些负面话的时候你的说话语气和情绪,一定不是温柔平和的,要么是大声咆哮出来,要么是满腔怒火,这一吼就麻烦了。如果你吼完,孩子不怕那也没用,但如果孩子怕的话,那人类在恐惧的情绪下,记忆力是非常深刻的,它会深深的记住的。他会把这些负面标签贴在自己身上。他会知道我是个磨蹭的、马虎的,不能管控自己行为的孩子,磨蹭、马虎就会成为他的人生脚本,去指导他后面的人生行为。所以这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磨蹭,也就是恰恰是你的这些负面言语,让孩子变得更磨蹭。
第三个原因就是把负面的言语和当前的事情建立了联结。当孩子把这些负面言语和行为和学习这件事联系起来时,孩子就很难对学习感兴趣。孩子的学习不是那么天然主动的过程,当他学的有点学不进去,觉得有点枯燥,有点难学,他磨蹭的时候,作为父母再骂他、打他、吼他,如果他每次学习都会联结着被打、被骂、被吼,这就很麻烦。当学习行为与被打、被骂、被指责等背后所产生的这种烦躁、焦虑、痛苦、恐惧的情绪联结在一起,下一次只要他开始学习,那些负面的情绪就被激活了。所以孩子的学习一定要去跟积极的世界建立连联结,不能总去跟消极的事件建立联结,那样就不行的。心理学里边是讲究强化的,如果一个行为得到好处,这个行为就会得到强化,这个行为呢就会持续下去。但如果一个行为没有好处,甚至得到了惩罚,那这个行为就没有办法持续下去。
02
有效批评孩子的策略
事实上这个批评用的到位和不到位,对孩子后续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这位心理学家就想考察当人们做出不良行为时,不同的言语对他后续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他找来一些人被试,主要是请节食减肥没有成功的人来参加。他给他们两轮任务,第一轮任务是说要测测他们肠胃的感受,给被试四分钟的时间,请你吃一个甜甜圈,喝一大杯水。
对于节食减肥的人来说,在饥饿的状态下看到这个情景,感觉太美妙,太有吸引力了,对不对?但是呢只给了四分钟,得吃完这么一大个,还得喝一大杯水。肯定肚子就会有点撑,有点胀,然后接下来呢,这个研究者就对这个被试说了两句不同的话,把被试区分成两组,跟第一组被试说,你看你刚才吃的这个甜甜圈,它的热量是200卡,因为你之前吃的少,所以身体呢这200卡一吃下去全都吸收了,而且不但吸收了,你还打开了身体的吸收功能,之后你吃啥都会高速吸收的。所以啊这个节食减肥失败的原因就是这个!你每次吃每次节食很长时间,体重下降,可是暴饮暴食来这么一顿就又反弹了,下次你如果还这样,你就没有办法坚持下去。所以你要想节食减肥成功,你千万不要再吃了。这些人一听什么感觉啊,原来减肥不成功,都是我的错,我再也不能这样吃了!他们会自责,这一组被称为自责组。
研究者对另一组说,你看刚才吃这个甜甜圈的时候是不是很幸福啊,吃完怎么样?也是有点撑,有点胀。然后他说了下面这句话,你看你刚才吃这个甜甜圈的热量是200卡,这200卡的热量,你需要一会去外边走路,走上40分钟才能消耗掉。每个节食减肥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他们都会节食一段时间,然后呢忍不住偶尔吃一顿,然后他们就会去锻炼,把这些能量消耗掉。体重可能会有略微小上升,但是都会继续坚持节食,继续坚持。所以你只要坚持下去,你就能成功。这是一听什么感受?原来成功的人都这样,他们是不是就幸福多了!原来不是我这样,大家都这样,所以把它称为这种自我谅解组。
研究者接下来说要测量一下被试的味觉感受,就是吃东西,有花生酱、巧克力爆米花,还有水果味的彩虹糖,还有约克薄荷味的馅饼,说请你吃,然后向我报告自己的味觉感受。结果呢?大家猜是哪一组忍不住吃更多呢?答案是自责组的被试。
其实这里面就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平时当孩子出错的时候,我们到底怎么去骂他? 我们就很奇怪,那个下定决心说,唉呀都是我的错,我真不该这样,我真的不该吃,那为什么他反倒吃了更多呢?用刚才那三个原因是不是就解释通了?你会发现说我不能再吃了,不能再吃了。他听不懂,不能,那他大脑听到的哪个字?吃,而且呀都是我的错,哪个失败的人都这样。是不是自我感觉不太好?当自我感觉不好的时候,自我的能量就低,他就没有能力去改变。但反过来,放到那个自我谅解组,你会发现指导语就不一样。说的是你吃完了,就去运动,运动了就可以消耗掉。当手里有了办法就会有掌控感,而且那句话说,每个成功的人都有这样的经验!他们都是吃完之后继续运动和坚持节食,是不是自己感觉不错?
今天我们说到批评一个人的时候,方法用的不对,其实作用一定是反的。那批评人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够批评得恰到好处,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你要用正面的言语去表达正面的期许,把这个批评分成三步走,用三步法去批评,你会发现听完以后孩子准会改。
第一步就是你批评的时候,你先问自己,你内心的期望是什么?你希望孩子做到什么?然后第二步你去问,孩子完成你的期望的时候,她有什么困难,它难在哪?难在哪?就是我们对孩子共情。我们理解到孩子以他的认知神经的水平,以他现在的学习习惯和他的学习能力,他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有什么难?要去理解他的难处。然后第三步去帮助孩子找到突破的知识性的方法,帮助孩子去完成你的期望。
比如前面,当你发现孩子学习时总磨蹭时,你不能说别磨蹭,而要表达成我希望你能做事更有效率,并帮助他把时间的概念可视化,当孩子对时间有了感觉,他就能够把时间和那个是直接建立连接,它就会在固定的时间希望多出事儿。比如可以用番茄钟法,让时间的流失变得可视化;当你发现孩子学习时马虎总落题错题时,你不能说别马虎,而要和孩子一起找到解决马虎的方法;当孩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时,你不能说别分神,而是要帮助孩子找到让孩子分神的原因并消除掉。
最后你还要去注意这件事。如果你批评完,孩子也改了,自己要把这事归功于谁?当然是归功于孩子。孩子能力的增长就是碰到了啥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发现自己的方法有效了,能力也就更新了,孩子水平也就增长了。所以批评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我们不是为了说孩子不好,是为了看到我们希望孩子做到什么,难在哪如何让它做到。这样想的时候,你的批评才会真正有效
03
有效鼓励孩子的策略
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什么、批评什么、鼓励什么都至关重要。我们的观念决定我们看到什么,那我们接下来就说到底怎么鼓励才有用。中国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夸如果夸错了也很麻烦。有位妈妈就说他们家的孩子在会的事上特别显得骄傲、嘚瑟,在不会的事情上,他就不做或退缩。那为什么会这样?她问我的时候,我说你一定是平常夸奖孩子的时候夸错了。那么,她错在哪了呢?
我们先看一个经典的教育心理学的实验。这个实验是美国心理教育心理学家德韦克做的,他想研究的就是不同的夸奖方法,对孩子的行为的影响。他把实验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呢是请孩子做简单的数学题,孩子躺着都能做对,当孩子过来交卷的时候,她把孩子分成两种,对一组孩子夸天分;对另一组孩子他解题的过程和思路。两种不同夸法的孩子,在后面面对挑战性任务的时候,他们会有什么样不一样的表现?
德韦克请孩子做很难的数学题,很多孩子都做不出来,跨天分的这组孩子唉声叹气的交完试卷就走了;而夸解决思路的这组孩子则不是,这组孩子会问德韦克,说自己用了好几种办法都不对的,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办法,您能告诉我吗?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就是现在我还不会这个方法。但是如果您告诉我了,我就会了,以后解这种题我就都会了。
想想看,如果你们家的孩子学习的时候问这句话,你是不很放心?所以看到了吗?夸法上一点小的差别,在结果上那真的是天差地别。不管是你真棒、你真有天赋、你真厉害、你跑得真快等,这些指向结果、指向品质的夸奖,实际上对孩子来讲都是没用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是种僵固性的思维方式。
德韦克把人的思维分成两种:僵固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这两种思维模式,就会使得孩子以后碰到任务的时候,他的方法不一样。而成长性思维模式,那就是我们特别需要的,那怎么能够去培养到成长性思维模式,你在夸奖的时候用到三个具体方法。
第一种鼓励的方法,就是要去聚焦具体行为。当孩子好的时候,别跟我说孩子做的好,用眼睛去看孩子到底哪儿做的好,然后把这个好指出来,让孩子看到。
比如说这孩子,他这个玩手机,每天定10分钟。以前是他老是延时,后来你发现他很守时,你只夸守时是不行的,而要去观察孩子用什么方法做到守时的?实际上孩子是一边玩手机,一边在监控定时器的时间,他对时间有监控,那你要夸他就要把这个夸到,就跟孩子说,这孩子,我注意到你一边玩手机,你的眼皮一直瞄定时器,等你这样标注定时器的时候,你就对时间进展有把握了,是吧?孩子说对呀,这样玩起来心里有数,还说我就知道我的时间该怎么玩了。
在夸具体行为时一定要用到这样的三个词,三个词就是我看到、我注意到、我观察到。要经常去用,而且用起来它就会有效果。因为你具体的看到了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把这个行为鼓励到孩子看到说,这个行为我是这么干的,这样有好处,那我以后还这么干。
第二点就是基于过程进行鼓励,把好行为跟好结果之间去建立联系。比如现在有个词特别时髦,叫模仿卓越。啥叫模仿卓越?就你看人家谁谁多厉害你要怎么怎么样?你会发现只要你平常是这个语气去说话,孩子就会有一个人是他最烦的是谁?别人家的孩子嘛,你不能这么说。你该怎么说呢?要和孩子一起去了解这个孩子为什么会卓越?实现卓越他究竟做了什么?然后让孩子在这些方面去努力。
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基于过程进行鼓励,把这结果的关注拉回到过程中,那我们心里边就得对孩子这个整个学习过程要有有把握。比如怎么去激发他的学习动机,怎么去培养他的自信心,然后怎么去培养他的注意力,意志力自控力,怎么去达到他的学习行为,怎么去跟他沟通才能听得懂,那家长一定对这个过程要有了解。当你对这些过程都了解了,你都有了方法,你会发现你教孩子就有结果。
最后一个方法就是少用口头话讲,如果用的话,用那种赞许的非言语信息。我记得有一次讲课的过程中,当时讲到这个注意的选择性,实际上我们看到什么?是由我们的眼睛决定的。然后有个家长就说,以前呢他总是觉得儿子好乱,可是那天回家她就跟孩子说,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找不同。这房间这么乱,现在那么多东西散落的到处都是,妈妈先过去,把一件玩具收起来,放到合适的位置,然后你进来找妈妈,看看把什么收起来了,看你能不能找到。好,然后之后用在收集玩具上,把这个玩具放到合适的位置,妈妈再进来找,结果呢?这个母子两人就玩这个游戏,玩了20分钟的时间,整个屋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玩具都回到了合适的位置。
所以这个家长就会觉得真的好神奇,等她第二周过来跟我们分享的时候,他说以前我总是盯着这孩子怎么不收拾房间,所以这孩子就变得越来越邋遢。但是当我回去调整了注意力的资源,而且有了办法,我说孩子看咱们怎么能收拾的好,他又找到了一个开创性的一个办法。大家纷纷鼓掌说方法很好。其实改的真的不只是方法,而是你的理念,你的理念变了,你看到的东西就会不同。
04
聚焦好的行为去发展孩子的积极品质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当孩子有美好行为的时候,我们怎么去看到他的好行为并且将这个好行为去引向他的积极品质?实际上呢每个孩子的行为中肯定都有好的部分,也有坏的部分,生活中你看到孩子总是这样。前面跟你说,妈妈,我在学校好好学习,我要追上谁谁谁。可是坚持不了几天;他下定决心说我要怎么学,结果等到做的时候就走样了,为啥?因为他心里边住了两个“他”,一个他说我要好好学,另一个说学习好烦,我不要学。
那到底我们看到什么?其实就决定了我们在跟他相处的时候,我们会有那种模式。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他说,一个年轻人问智者,说智者呀我的心中有两匹狼一直在争斗,有一批狼贪婪、自私、无情,另一匹狼勇敢、友爱、真诚,他们两个每天都争斗不休,您觉得谁会赢?然后智者说,你喂食的那批狼会赢。因为喂食的那匹狼会得到强化。
孩子的学习中也有好的和坏的行为,你看到哪个行为、哪个行为就会被强化,它就会赢。所以取决于你的眼睛看到什么,你强化到什么。如何将鼓励和批评引向发展孩子的积极品质,我们家长的眼睛要变,我们要去看到孩子的行为,但我们如何能看到,其实取取决于我们家长的理念。我们的理念其实需要心理学的支持和指导的。
最后有一句话送给大家: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无论动之以情,或是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
所以能替孩子开门的那个人只有他自己。
我常常把这个学习打个比喻,说孩子学习就像一把锁一样,如果我们找不对方法,我们用蛮横的方法,我们甚至拿石头去砸这把锁,你会发现这把锁怎么都打不开。但是如果我们用对了方法,我们找到那把钥匙把这把钥匙给到孩子,孩子自己拿那个钥匙一拧咔嚓一下那锁就开了,孩子自己就去学了,而心理学就是这把钥匙。
以上文章来源于心研资讯 ,作者金艳玲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