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高级研修班招生专用网

报名电话:0755-26537571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高级研修班招生专用网

联系我们

  •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
  • 报名电话:0755-26537571
  • 研修班招生办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理楼L3-1231室

为什么有的人永远无法就事论事?

1、经典的家庭场景 下雨泥泞,丈夫下班回家,换鞋时,鞋子上的泥水蹭了一些到地板上。妻子见到很不悦,说:“我在家累了一天,好不容易把家里收拾干净,你一点都不知道爱惜,就这样把泥水弄到地板上。”丈夫听了也很不悦:“我辛辛苦苦上班工作,终于下班了,原以为你能体贴我,给我一个温暖的问候,结果你是这样挑剔。”然后两个人就此开始争论不休,彼此抱怨。 孩子一次考试没考好,父母开始焦虑:“你为什么不努力把学习搞好?现在社会竞争压力这么大,我们辛辛苦苦供你读书,不图你大富大贵,只图你未来有点出息。你倒好!今天贪玩,不努力,明天怎么办?你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以后连个房子都买不起,怎么在大城市生存?” 公司里,职员根据老板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做出一个方案,结果老板严肃地提出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职员对老板说,会回去好好改进,但是心里非常堵,觉得老板不尊重自己的劳动,不满意自己这个人,越想越气愤,甚至有了辞职的冲动。

2、以上这些,都是典型地把单一的一件事情无限放大,导致事情本身无法被解决。 地板弄脏了,这件事情本身解决起来非常容易,无论谁拿起一块抹布抹一下就解决了,最多为了防止类似事情以后再发生,下雨天在门口常备块抹布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事情上升到“你不珍惜我,你不体贴我”,那这个怎么解决呢?——无法解决。因为这个标签本身就是对人格的攻击。事情一旦变成人格层面的贴标签,彼此攻击,那么就永远无法被解决,只会发展成无穷尽的攻击与反击。 孩子考试没考好,这是再正常普通不过的事情,根本无需被解决——人生本来就是这么无常,一次考试成绩如何,跟这个人的未来幸福与否,其实并没有关系;但父母一旦把事情扩大到,考试不好就等于你整个人就是个失败的、没出息的人,那么这个事情也没有任何解决的希望了。孩子很难再对学习产生热情,因为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探索未知世界的工具,而是背负自己整个人生的重量,决定一辈子幸与不幸的大事,这么沉重的能量强加在学习上,学习自然变得愈加艰难。 工作中,道理一样。无论你多么认真的工作成果,不符合另外一个人的需要,这再正常不过,因为你们是不同的两个人。老板提出不满之处,也许态度严厉了点,但这只是工作中沟通技巧层面的问题。如果职员把老板对自己做的这一项工作的不满,放大到对自己整个工作的否定,再放大到对自己这个人的否定、不尊重、不接纳,那么这件事情永远无法被解决,结局只能是关系破裂。 比如一对来到广州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咨商的情侣说,他们一起逛街,男人说累了想回去,而女人依然兴致勃勃。于是女人商量说,自己还想看两个店的衣服,让男人在店里坐着等行不行。男人同意了,女人继续逛。回旅馆之后,男人觉得不满,抱怨女人不在乎自己的感受:“我分明已经说了很累,你却依然不愿意照顾我的感受,赶快回去休息,你根本不在乎我。”女人也觉得很委屈:“不是跟你商量了吗?怎么还说我不在乎你的感受?如果我不在乎你的感受,还跟你商量什么。”于是男人列举更多女人不在乎自己的证据,女人愤怒地一一反驳。第二天继续逛街的时候,女人变得小心翼翼,时不时询问男人是否累,是否需要休息。可是这种结果,也没有让双方感觉愉快。 逛街乏累这个事情本身,很容易解决。两个人可以分头逛街,独自逛街,也可以一起逛街,但是要注意节奏,累了就及时休息。如果两个人只是就逛街的节奏问题提出意见,彼此商量一下,很容易达成一致,继续愉快地逛街。但把事情上升到人格层面:你不尊重我的感受,你不在乎我——那这个怎么解决呢?只能变成指责争吵,越吵越伤心,越吵越绝望,最终吵出来的结论就是:彼此都不爱对方,不珍惜对方,看来只能分手了。 以上所有例子,都是把事情上升到人格层面,就是俗称的,“对人不对事”。人们常常说,“对事不对人”,才是成熟的标志。可是为何有的人能轻松做到,有的人却总是把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都上升到人格层面?

3、能否对事不对人,是心理发育水平决定的。 婴儿出生时,感觉与世界浑然一体,处于混沌状态,就是人和事不分。妈妈能否好好抚育婴儿,实际上取决于妈妈的心理发育水平,也就是说,投胎是个技术活儿。但混沌的婴儿没有这层理性认知。他会感受:妈妈对我好,是因为我很棒,我像全能神一样,我的意志能无限伸展,整个世界都愿意围着我转。这种全能神的自恋感觉得到充分满足后,孩子心里会住下一个爱的人,稳定地给自己提供温暖,那么孩子就可以接受真实世界的无常变化,可以接受自己和别人都是好坏并存,顺应无常,同时积极创造。 可是如果妈妈对婴儿很不好,经常不回应婴儿,冷漠无视甚至攻击,婴儿会感觉:我糟糕透了,所以整个世界也糟糕透了,周围满满的都是恶意,我应该去死,这个世界也应该去死。婴儿无法理性的认知:不是我有问题,只是妈妈自己没有能力爱我。 母婴之间没有建立起情感呼应的人,处在极度孤独的状态。极度孤独,会导致极度自恋。这种自恋的感觉是:别人认可我,顺着我的意,则证明我是好的,值得存在的,我则感觉自己能继续存活;别人不认可我,不以我预期的方式对待我,则是对我整个存在的打击否定,我感觉自己在这个关系中都无法活下去了。 当一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水平,依然处在婴儿般的自恋状态,会呈现高度自恋的人格:无法把人和事情分开,无法简单地处理关系中的矛盾,觉得不如意的事情都是在针对自己这个人。 所以高度自恋的人,无法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各个方面有不满,也就是说,跟高度自恋的人相处,别人不知道怎么就踩到了他的雷区。在朋友关系、工作关系中,因为交往层次单一,功能较好的高度自恋者,可能通过非常优秀的表现,得体的礼仪,避免关系中的冲突,获得人人夸赞认可。但在亲密关系中,再优秀的人,负面感受也无法避免。因为只要是两个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感受,对事情有不同的理解。通过表达、探讨负面感受,增进彼此了解,学习创造更顺畅的相处模式,对于关系有很重要的促进意义。 而高度自恋者,通常无法容忍伴侣对自己有不满。高度自恋者有一套自己认为的“好伴侣标准”,比如事业有成,不打骂对方,不出轨,做他自己认为是在为对方着想的事情,等等。一旦做到了这些,高度自恋者会认为,我已经这么好了,你不应该再有任何负面感受。如果你依然有负面感受,那么就是对我整个人、一切努力、全部付出的否定。所以,一定是你错了。你有问题,才会否定我这么好的人,否定我的全部。 比如,一个女士兴高采烈地跟老公讲述一件事情中的激动感受,老公没什么反应,回了一句:“到点了,我们该出门了。”妻子一下子被憋住,感觉不舒服,于是跟老公说:“刚才的对话,我很难受。”丈夫很不满:“我在看着时间,操心我们的行程规划,我怎么不对了?我怎么可能时时刻刻关注到你?任何人也没有能力时时刻刻关注到对方,你的要求太过分了。我有时候在想自己的事情,没听见你说话,难道不行吗?你怎么对我这么多的挑剔不满,你看不到我的付出,我的努力,看不到我为你做的一切,在这么小的事情上都要挑我毛病,这日子怎么过下去?” 本来事情很简单,妻子有被卡住的感觉,它需要被看到。只要丈夫简单回一句:“哦,刚才走神,没关注到你,让你难受了。”关系中卡住的能量就可以再次流动,这件事情得到解决,马上过去了。但是在高度自恋丈夫的感受中,妻子的负面感受,是对自己整个人的攻击,以后无法再在这个关系中存活,所以必须得反击妻子,证明妻子不应该有负面感受。

4、如何从高度自恋的关系中解脱 妻子的感受屡屡被否定,如果自我比较虚弱,就会真地认为自己错了,认为是因为自己如此不懂事、不宽容,才会对这些小事有负面感受,认为是自己毁了这个关系,从而开始改变自己——但并不是成长带来的自然变化,而是主动否定自己的真实感受,压抑自己的真实欲求,越来越少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关系倒是没冲突了,然而这样的关系,已然失去生命力。我们时常见到一些谦虚谨慎,但面容干枯、没有活力的女人,通常她们有一个非常优秀,同时又高度自恋的老公。 所以,和高度自恋的人相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能变得很严重,被无限扩大。 如果你自己是高度自恋者,那么在关系发生冲突时,试着带入觉知:“我的言行让对方不满,这只是一件事情,而且是可以协商改善的事情,它是无常的,不等于我这个人都没有价值,不等于关系就要毁灭。非常严重的感受,来自我的内在创伤,而非真实的世界。” 如果你是高度自恋者的伴侣,当关系中发生负面感受,可以带入觉知:“我有负面的感受,这是真实的,没有对与错,没有应该与不应该,我尊重我的感受,表达我的感受,同时为我的感受负责。我表达我的感受,但不指责对方,如果对方感受到被指责,那么是他自己的创伤导致,我无需为此负责,无需为此否定、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对方认为我在攻击、否定他的整个人,那么我知道那是他自己内心的剧情,我无需参演。”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