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希望孩子成长为高心理资本的人,那么就要了解心理资本的具体内涵。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做到以终为始,你希望他未来成长为什么样子?你要从现在开始努力,让孩子能够感觉到他被真正的关爱和支持。
关于心理资本
心理资本包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自信。
“自我效能感”高的人相信自己尽最大努力能解决90%的问题。因此遇到问题时会问自己尽最大努力了吗?不允许没有尽最大努力就轻言放弃。如果尽了最大努力也没有解决那么他会接纳,也会请别人接纳。
拥有“希望”特质的人有清晰的目标,有意愿达成目标,并且有达成目标的途径(三有,有目标、有动力、有途径)。
“乐观”这个特质一部分与先天有关,大脑左额叶皮质相对比较活跃的人更加容易唤起积极情绪,对未来有积极的期待,对已经发生的事情有积极的归因。后天的成长过程中被温柔的爱过、理解过,被积极对待过的人更容易乐观。
“韧性”是指一种复原力,在痛苦中反思并且积极成长的能力。高心理资本的人对世界有合理的期待,有资源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帮助孩子积累丰厚的韧性资产。韧性资产包括——洞察力、主动性、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服务他人的品德、思维的独立性、创新性、幽默的品质,很好的认知能力、灵活思考方式、积极的自我知觉、忠诚的生活信念、擅长自我调节、情绪的稳定性等。
怎样培养高心理资本的儿童呢?
首先作为家长我们要问问自己,自己是不是高心理资本的人。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传。人们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会模仿复制他人的言行,尤其是对他有影响力的人的言行。这就是当旁边有人打哈欠,我们也会不自觉打哈欠的原因。在培养的孩子的过程中在原则性问题上对他进行指导,而非原则性的问题则鼓励他主动探索,主动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否则孩子会不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项目和任务,缺乏完成任务的胜任感,缺少自我效能。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
1.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把他放在他能成功的情境中,选择目标很重要。让孩子在没准备好的时候做难以实现的事情,孩子很可能归因为自己不行。让孩子形成喜欢——努力——回报的正循环。同时在过程中给予孩子支持,获得他个人的成功,对他来说这些哪怕很小的成功,也会给他成功体验从而提升自我效能感。要符合孩子认知发展规律,做最近发展区的事情,把目标分解,让孩子在不断的实现目标中有成功体验积累自信。有的家长说希望孩子知耻而后勇,希望孩子越挫越勇。可是这种状态本身是高心理资本的人才能做到的。如果还没有培养出高心理资本,采用这种方式,会适得其反。
2.提供一些和他背景很相似的榜样。同质的榜样能够给他信心。找那些和他相同相似背景的孩子,通过怎样的努力,最终完成了目标获得成功,有更大的激励性。
3.权威有影响力的人的反馈和说服。不是那种随意的表扬,而是善于抓住孩子每一个积极的行为,及时的给予积极反馈和说服。比如孩子平常很畏难,今天有一次例外勇于克服困难。家长要及时抓住这个例外,及时给予反馈,可以这样说:“你就是能够克服苦难的,今天的事情就证明你不是什么时候都退缩的。”
如何提升希望?
1.树立人生目标。仅仅为自己欲望达成的人生很容易挫败和无助。欲望是无止境的,满足一个欲望之后,欲望还会膨胀难以满足,会产生匮乏感,容易挫败。会探索人生意义的人更能生成希望。很多家长不注重积极人生目标的树立,更多的是定下当下的目标,考多少分、考什么学校……,很少让她思考过什么样的生活,他的人生意义是什么?制定远期远大理想,有使命感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树立适合自己的近期目标(和自己的能力相符而不是依据他人建议的目标),因为其能够达成从而觉得有希望。
2.有途径。很多孩子不知道如何达成目标,因而灰心失望。这时候家长不仅要提出目标和期望,还要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生成希望,家长可以动用自己的各种资源帮助孩子,比如动用智力资源帮助孩子出谋划策、动用情感资源给孩子积极的支持,动用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等……。家长提供资源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培养乐观?
1.让孩子在生活中不断去经历一些积极事件,一点点达成目标,一点点获得控制感。生活中一点点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慢慢的一点点形成了后天的乐观。
2.家长能客观看待生活。不是阿Q那种自欺欺人的乐观,也不能只看消极面看不到积极的一面,这样就无法给孩子丰富的视角来引导孩子。家长要能够看到问题背后的资源。比如一个孩子作弊,他背后的正面资源是他想要努力做好,追求别人的认可,他还有上进的意愿只是途径不对。孩子喜欢和我们争辩,他背后的正向资源是他有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独立思考的意愿。家长不能只看到问题不看到优势。
如何培养韧性?
韧性高的人能够有灵活的认知、不固执、不偏执,拥有对生活负责的积极信念,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共情别人。
1.鼓励孩子遇到困难主动思考。有些家长很享受在孩子面前施加影响的感觉,而忽略了孩子的主动思考。
2.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原则问题上指导,非原则问题上鼓励孩子思考和选择,并为他的选择负责。
教育理念
1.关于感恩:很多家长希望培养一个特别感恩的孩子,跟孩子说:我们为你付出了这么多,长大后要孝顺。但是孩子并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可能还感觉不舒服,从小就背负着压力。其实,真正的感恩,源自于被真正友好的对待了而发自内心的想要回馈。
2.以终为始的培养孩子:我从小在培养孩子时,就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希望他长大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到达什么样的地方?然后在解决具体问题时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因为,我要思考的是现在怎么做才能让他越来越接近成为我们所希望的长大后的那个人!现在开始,努力做好我们自己能做的事,帮助孩子一点一点的向那里迈进。
3.有一点我必须提醒一下家长:我们有些家长非常享受自己在孩子身上施加绝对影响力的那种快感。因为他是我生的孩子,所以他就要听我的,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用管教的方式去批评他指责他。
这种情况下,孩子能够感受到的就是他是你的附属品,你是他的主宰。所以孩子慢慢就知道,其实他不用思考,因为他的思考没有用,最后不能够解决问题,不能够控制事情的进展。慢慢的,也就放弃了这种意愿。
4.如果我们要培养一个思维独立的孩子?
原则性的问题,我会明确的告诉孩子,哪些不能做,做了会带来什么后果。
非原则性的问题,都会给到孩子极大的授权,鼓励他自由的探索,启发他多方面的思考,让他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并能够对这种选择承担责任,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答疑互动
1.如何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内部动机?
这是我们很多家长都要思考的问题。内部动机一般来讲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学习。首先他得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如果他都是挫败,他很难真正热爱学习。如何获取成功体验?就是在家长的支持下,在某些学科一点点解决问题。还有,让孩子真正能够享受到学习过程中这种探究的快乐。不要让孩子觉得成绩就是用来做比较的,成绩好不是为了讨好谁,不是让家长更有面子,不是只关注学习成绩这个结果。要引导孩子去研究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及怎么解决问题,然后生成那种胜任感。
孩子如何去热爱学习本身呢?——就和你的强化是有关系的。
如果我们更多强化的是:你的成绩跟别的孩子比怎么样?有没有受到老师表扬啊?你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个好的大学等等,这都可能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为了获得外部的积极反馈。
如果换一种方式,我们经常问:你通过做这个发现什么有趣的东西?或者是你发现这些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你掌握这些东西后觉得能够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就会让孩子经常反思。掌握这些知识会提高他的内部能力,往往这个时候孩子可能更愿意去学。
孩子学习成绩差,如何提高?
首先我们要分析学习差的原因,一般有两个方面:一个可能是学习能力存在问题,他的智力活动的认知能力的质量相对就差,所以基于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弱一点,从而造成学业成绩不良。有些发育困难也会导致,比如多动症;
但大多数孩子学习成绩差,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两方面造成的。
学习动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挫败的经历。对自己提出了较高的目标或是家庭中对其期望高,而无法达成这样的一个超越自己现实能力的目标。这种挫败感导致了无助感。常年的恶性循环,无助就不想学,最终导致没有信心。
解决方法:要解决孩子学习信心的问题,先给他制定一个适合他自己的目标。然后由小的目标一点点累积来增加效能感,然后愿意增加学习的投入,然后一点一点在他学业基于原有水平上提升。
有些孩子已经很努力了,还是无法提升成绩,这是学习策略的问题产生无助感,家长要去客观的分析,找到应对方法,配置相关资源,一起去慢慢改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
两个方面,一个是不是真正有发育困难导致的注意障碍;但通常更多的孩子是因为缺乏一个清晰的目标。他有很多困扰,比如说他目前更关注的是他的交友问题,小朋友不接受他。这些困扰是让他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或做其他的,这都是分心的因素。
解决方法: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有很多种,解决的方案也各有不同。如果是亲子关系,不安全感导致的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要改善亲子关系。如果是对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无助感导致的,那么我们要提高他的学习胜任感,帮助他解决学习的困难,来增加他的注意力。不同的问题要不同的处理。
孩子规则意识差,怎么办?
首先我们要注意分清楚这个规则意识是不是原则性问题。
如果是原则性问题,比如说:我们不能去随便侵犯、攻击别人的身体,不能用语言随便去辱骂别人,超出道德的范围,涉及到原则,这时我们家长要非常清晰的划出界限,寸步不让,用非常坚定的语气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不能接受的。
但如果规则只是你自己制定的,只是你个人的需要(如制定便于孩子接受你控制的规则),并不是普适性的,孩子不认可,不遵守那就不是他的问题。
小孩隔代抚养,溺爱养成了不少坏习惯,脾气大,现在由父母自己带,怎么做?
首先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不用太担心。现在开始由父母一点一点的去帮助孩子,把问题一点点的校正过来。
孩子脾气大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他的需要没有被很好的满足,然后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进行回应,所以用这种激烈的情绪试图引起关注。
孩子信念中他所有的需要都是要被满足的,这是溺爱造成的,外公外婆带的时候没有边界。然后不能大家公平的去解决问题,孩子形成了唯我独尊的信念体系。
孩子脾气大,如何解决?在生活中,要给孩子示范: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被回应的,慢慢的孩子就能够知道他需要和所有人能够平等的相处。包括孩子不会用语言,只会用情绪来表达,我们都可以通过示范来校正,慢慢解决这些问题。
在孩子情绪比较激烈的时候,我们很平和的去处理,这样孩子通过镜像神经元(主要用于观察那些重要的人的言行,不用发出指令而自动复制)的模仿就会发现:问题是可以通过语言来表达,来让对方理解的。因此慢慢的他也可以学会用语言的表达方式来寻求回应。
总结
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过程中,在解决一些具体的事情中,能够把握这个大的原则——能让每件事的处理都促进孩子的效能感,生成对孩子未来的希望,对人生保持乐观的态度,并且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积累丰厚的韧性资产,因为每次困难而变得更加强大,这是我们未来需要很长时间去思考、思索和反思的问题。我们并不缺乏一些具体的方法,可能有时候更需要在价值观层面上有非常清晰的方向。所以,让我们从现在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