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高级研修班招生专用网

报名电话:0755-26537571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高级研修班招生专用网

联系我们

  •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非学历教育管理办公室
  • 报名电话:0755-26537571
  • 研修班招生办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理楼C座1301室

“我是一面镜子,我要把父母唤醒”(1)

“我是一面镜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诚于父母。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是否都说,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央视用十年时间策划,两年时间摄制,最后打磨而成的一部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这部仅3集,时长仅90分钟的纪录片,内容很简单。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武汉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然而却在其中让自己接受到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关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启蒙教育。

原来,相对于有问题的孩子,“问题父母”更需要被改造。

原来,所有孩子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而是家庭问题的结果。

这样的视角虽然在家庭治疗的领域中已是陈词滥调,然而能在主流的电视媒体中看到这样的视角,不禁叹慰。中国人开始逐渐停止对“问题少年”的苛责,而更多的开始对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进行思考。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01.“其实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病态的家庭三角关系

昏暗的舞台上,一个男孩恍恍惚惚的身影,渐进又渐远。他的面目模糊,神情也很麻木,唯有这一段诵读,填满他一步一步的每一个脚步。

我是一面镜子,

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诚于父母。

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

与他们是多么的相似。

我是一个有使命感的人。

我将用我的行动把家人从梦中唤醒。

这个男孩叫泽清,14岁,初二,辍学2个月。他是【镜子】中三个孩子中年龄最小的,但确是表现得最平静的,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他沉迷于网上下军棋,面对母亲的关心,男孩竟然骂她“贱”,甚至动手、动刀。纪录片中这个男孩的母亲,流着泪的讲述,和他这样一段在训练营结束时的台词,有着触目惊心的反差。

母亲的口中少年那样的恶行,没有一样不是捅到母亲心头上的刀。父亲甚至在去父母训练营之前说到:“我觉得我没什么需要改变的。这个家要改变的话,我觉得主要要改的不是我,最起码没什么要大改变的。”而这段独白的视角,却像是打开了父母的另一只眼睛,去反观自己。这对夫妻之间,充满了冷漠和暴力。“我妈脾气暴躁,讲到最后都是她对。我爸在一边躺着,受不了了,就会使用暴力。”而当儿子向母亲动手甚至拿刀相向时,父亲竟然也还是厌烦的躺着,直到情况危急才起身阻止。

他“拯救”父母的方式是不再上学,成天待在家里上网、下军棋。

他在自己房里的墙上贴着他撕心裂肺的呐喊;父母却无法理解,他暴躁得把家里的门狠狠得踢到破烂。父母看得心急如焚,不得不联合起来处理他的“问题”。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将他送进“特殊学校”接受81天的“改造”。开始,他不愿意。当得知央视会全程跟拍,便同意去接受“改造”。问及为何会这样。

“存在感。”他说。“我觉得要待81天的是他们,而我可能只要待6天。其实我为他们付出挺多的。”看着那扇摇摇欲坠的门,泽清的父母在流泪。而我却很心疼,把一扇结实的木门毁成如此,这个少年的内心是有一头多大能量的洪水猛兽在撕咬着他啊。

当他撕心裂肺的呐喊,而父母却充耳不闻的时候,那雷霆般的愤怒,是如何充斥在他还未成年的胸口?他以自以为是的方式“拯救”着这个家庭,他成了家庭的替罪羔羊,承担着不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责任。

泽清的存在并不是个例。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们的世界。他们会在父母关系发生问题时敏感的捕捉到家庭内部矛盾的互动,并揽下所有罪责。成为家庭的“代罪羔羊”。他们会成为小恶魔,出现各种问题行为,以求得父母之间的暂时休战,以及同时关注。

在另一个极端,他们又或者会成为父母任一方的“情绪配偶”,担任起父母另一方的责任,类似小爸爸或小妈妈,习惯于安抚一方父母的情绪,以失落的童年补偿缺席一方的角色,与一方结成一个过于纠缠的次系统。

事实上,家庭治疗的观点通常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结构之中,夫妻关系理当成为定海神针,即夫妻关系要重于亲子关系。当夫妻关系不和睦,孩子被迫卷入父母的战争之中,夫妻之间的二元关系也开始演变为三角关系,孩子便常常沦为家庭角力的牺牲品。泽清想拯救这个生病的家庭,他说“我不是你们所想象的样子”。但他却像极了他们的样子。

他认同了爸爸的方式去对待妈妈、处理妈妈的唠叨与暴躁。他在房树人测验中画的那个小孩,张着大大的嘴。那是一种多么渴望被听见、被理解的情绪。然而现实中的他,却是将自己封闭起来,对至亲的父母,施以冷暴力,加热暴力。他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他与他的父母是如何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