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心理学院高级研修班招生专用网

报名电话:0755-26537571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高级研修班招生专用网

联系我们

  • 深圳大学心理学院
  • 报名电话:0755-26537571
  • 研修班招生办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沧海校区致理楼L3-1231室
首页 > 心理学资讯 > 正文

“表里不一”:伪装表情是否有迹可寻

假设你第一次到恋人的父母家做客,ta的爸爸妈妈特别喜欢你,还精心准备了饭菜,虽然叔叔阿姨的用心让你受宠若惊,但食物却不合胃口,此时的你会选择表达你不喜欢吃?还是选择装作开心地大快朵颐?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去做第二种反应(给下马威这种特殊情况除外)。吃下第一口饭菜的一瞬间,你掩饰内心的不快,迅速做出笑容,因为只有这样反应,才是礼貌的、合时宜的,而这种“笑容”就是你表达的伪装表情。“伪装”是有意控制面部表情的一种方式,即用一种虚假表情去掩饰内心的真实情绪感受(Ekman & Friesen, 1975)。例如强颜欢笑,通过高兴的面部表情来掩饰内心的悲伤情绪。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出于或好或坏的目的,做出“伪装表情”。举个极端的例子,你在参加葬礼时即使收到中彩票大奖的消息,也不可能哈哈大笑吧。那么,当人们想掩饰自己的情绪时,是否能做出完美的伪装表情,而不泄漏蛛丝马迹呢?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研究中找寻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1眼睛会泄漏你的伪装

有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考察了不同面部控制条件下的表情特点(Porter & Ten Brinke, 2008)。该研究要求被试在观看情绪图片(5秒)时以四种方式做出表情,分别为真实、模仿、伪装和抑制。例如,高兴图片出现时做出高兴表情为真实条件;中性图片出现时做出高兴表情为模仿条件;悲伤图片出现时做出高兴表情为伪装条件;高兴图片出现时不表现出任何表情,即为抑制条件。结果发现,伪装条件相比真实条件出现更多不一致的表情和更高的眨眼频率,抑制条件下的眨眼频率低于真实条件。也就是说,眼睛或许会“出卖”你的伪装。

2泄露持续时间也可能揭示欺骗

随后,研究者又考察了在不同面部控制条件下,图片情绪强度与情绪泄漏的关系(Porter & ten Brinke, 2012)。实验中被试观看不同强度的厌恶、悲伤、恐惧和高兴图片,并按要求做出表情。结果发现,与低强度条件下的伪装表情相比,高强度条件下伪装表情的上面部和下面部的情绪泄露持续时间更长。在抑制条件下,被试观看高强度的情绪图片比低强度图片时情绪更难隐藏,上面部情绪泄露的可能性更大。此外,恐惧表情的情绪泄漏数量最多,高兴表情的情绪泄漏数量最少。这也表明了伪装高兴表情的能力高于负性情绪表情。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采用高兴表情进行伪装。

3左右脸表情不对称?ta可能在骗你

研究者考察真实、摆拍和伪装情绪表情之间的表情特征差异,并探究在摆拍和伪装时,每种情绪(高兴和悲伤)的表情是否有其独有的特征(Mondal et al., 2016)。研究发现,真实的高兴表情的特征为眼袋、脸颊的上升,嘴角拉升,而摆拍的高兴表情特征为无眼袋,脸颊和嘴角的上升都减弱。对于真实的悲伤表情,特征为眉毛下降、鼻唇沟加深、唇角下降和下巴起皱,而摆拍的悲伤表情特征是仅右侧眉毛下降,鼻唇沟和唇角下降都减弱,没有下巴起皱(具体见下图)。同时,研究还发现了伪装表情的不对称性,真实情绪的泄漏现象出现在左半脸的下面部。简言之,表情的不对称性可能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欺骗的线索。

4伪装终究只是伪装

有研究考察在高风险情感欺骗中特定面部肌肉的活动(ten Brinke, Porter & Baker, 2012)。结果发现,在欺骗条件中比不欺骗条件更容易出现掩饰性微笑(嘴角上扬)。伪装的凶手试图表现悲伤情绪表情时,通常是眉心和眉尾的同步上提,而正常情况下,悲伤表情表现仅为眉心上提。所以,当人们欺骗时,即使做出微笑或悲伤,也很难表现得很完美。


尽管目前关于伪装表情的研究较少,但综合起来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很难完美伪装,还是会有所泄露。例如,左右脸表情的不一致、表情持续时间的长短等。这些发现部分支持抑制假说,即一些和情绪相关的面部肌肉动作是无法抑制的,即便有极大的努力也无法做到(Ekman, 2003)。因此,人们在伪装时,会泄露出一些线索,这可能为我们去识别欺骗和谎言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未来可以通过人工智能等方法进行自动识别,从而实现伪装表情的有效甄别。

参考文

Ekman, P. (2003). Darwin, deception, and facial expression.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000(1), 205-221.

Ekman, P., & Friesen, W. V. (1975). Unmasking the face: A guide to recognizing emotions from facial clue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Mondal, A., Mukhopadhyay, P., Basu, N., Bandyopadhyay, S. K., & Chatterjee, T. (2016).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Euclidean distance to complement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facial expression during deception. Industrial psychiatry journal, 25(1), 78–85.

Porter, S., & ten Brinke, L. (2008). Reading between the lies: Identifying concealed and falsified emotions in universal facial express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5), 508–514.

Porter, S., ten Brinke, L., & Wallace, B. (2012). Secrets and lies: Involuntary leakage in deceptive facial expressions as a function of emotional intensity.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36(1), 23-37.

ten Brinke, L., Porter, S., & Baker, A. (2012). Darwin the detective: Observable facial muscle contractions reveal emotional high-stakes li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3(4), 411-416.

作者:莫凡 赵科 傅小兰

编辑:陈宁轩

来源:科普中心,认知与发展研究室党支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