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消极心理和消极情绪浸泡着人们的生活,特别是中职学院的学生们,与本科学生不同,社会对他们存在着些许偏见,他们也产生不自信、堕落、放弃等消极想法,对于中职教育的开展存在很大弊端。因此,本文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并反思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加入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对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开导和改善,为学生在中职教育学习中提高自我价值的认知,提高自信和自爱心理,让中职学生可以成为中国优秀教育下的高素质人才。
二、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第一,对于学习浮躁没动力。在中职教育中,中职学生的学习氛围较为懒散,对学习生活的浮躁是一个普遍现象,学习的动力缺失导致中职教育课程开展受到阻碍,学生在课堂上走神、睡觉、说话、玩手机的现象层出不穷,甚至部分学生经常逃课,出去上网游玩,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培养效果差,浮躁的学习态度成为一大心理亚健康问题。
第二,对生活的态度多位焦躁不安。而在生活中,中职学生由于成绩较差缘故选择了职业院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特别是生活周围的亲朋好友的语言攻击,导致学生产生生活压力,对生活和学习对产生了抗拒排斥的心理,开始变得讨厌生活,更严重的会出现报复社会的现象。在生活中,没有了生活规律,不爱惜自己,每天泡网吧、聚众斗殴、吸烟喝酒等现象使得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身体健康问题成为隐患。
三、如何改善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中职教育中要加入积极心理学教育,运用积极教育模式改善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态度。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种,它和消极心理学相反,是以增加人的幸福感倡导用科学的方法、积极的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的幸福指数。
第一,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积极心理学可以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成长都有积极的优势。往往中职学生学历较低,对于社会评价较低,与本科学历相比,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比较闭塞不自信,对于学习知识也是得过且过。因此,积极心理学通过教师的激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学习道路上迈出坚韧一步。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鼓励,不仅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进行鼓励,而且对于成绩较为落后的学生也要进行一定的鼓励,让他从阴影中走出来,积极地进行学习生活,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提高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自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因为教师的鼓励,教师的鼓励就是积极心理学的一种方式,鼓励往往能够满足人的进取心,适当的鼓励是学生进步的关键,所以学会善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的方式是促进学生热情学习有利“武器”。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社会快节奏的时代下,通过心理学的辅导将整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改善,使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告别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带着积极的心态进行学业修行,把最大精力用在完善自我的学习上,塑造自己的优秀品格和文化素质,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中国可用的高素质人才。
第三,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学生在课堂上大多会出现走神、睡觉、捣乱、说话等不良习惯,对于这些习惯大多是中职学生学习无法进步的重要问题,所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幸福感和归属感是中职教育中积极心理学教育的关键所在。课堂是学生进步的阶梯,也是学生的学习乐园,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会降低学生的浮躁心理,同时增强教师教学时的积极心理学方式,用积极的态度和积极的教学方式来讲述知识点,并通过一定的激励政策奖励优秀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幸福感。除了教师口头表扬和鼓励,还要增加激励和奖励政策,在学习和考核中,针对不同个性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不仅要奖励学习优秀的学生,对于成绩较差,但进步幅度大的学生也要进行奖励激励,让学生们都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得到自我满足和他人肯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将学生的不良情绪改善,并通过鼓励激励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抛弃不良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将自己的生活和心理摆放端正,让自己的心理健康走向正轨,为中国社会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